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,一种全新的资产形式——声音资产,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,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最近,随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,“声音”这一抽象概念正被赋予全新的资产属性,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声音资产:从文化载体到经济新赛道
从马头琴演奏到昆曲唱段,从市井喧嚣到自然天籁,这些声音都可以通过确权、定价、交易等系列流程,成为可流通的文化资产。这一资产并非简单的声音记录,而是指由声音元素所构成的,兼具历史应用价值、文化艺术价值、科学实用价值等多重价值的文化资产,覆盖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多个领域。中国音乐学院教授、国家声音资产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桑海波表示,声音资产主要分为三类。“活态类如人们口口相传的声音,静态类如乐谱、图片、文字记载等,动态类如音频、视频。”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仅音乐声音文物级别的资产量,就有300多万亿分钟以上,其中有17万亿分钟属于能够数字化,且能够直接被评估、注册交易和保护的声音资产。桑海波算了一笔经济账:“按国际标准,一级声音文物每分钟注册价约5元,二级4元,三级3元。这17万亿分钟数字化部分资产量,注册后就能产生数十万亿元产值。” 我国庞大的声音资产储量若能有效开发,将为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效益。
桑海波表示,评估声音资产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。其一为价值元点,即其对人的自身进步所发挥的作用,例如文物级别的声音资产,其所处时代、年份等信息至关重要。其二是价格原点,例如磁带、书籍的售价,杂志文章的字数等,国际上都有通用的算法,同时还会有顾问专家团队进行人为评估。
从市场前景来看,声音资产的潜力巨大。国内已启动系统性开发声音资产的国家级战略项目——国家声景港建设示范工程,并陆续在北京、内蒙、四川、磁县、定州、上海、广州、四惠、海南等区域落地多家声景港示范基地,推动声景资源在公共服务、新文旅体验、国际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。
为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赋能
声音资产在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。区域国别声音资产研究院院长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云峰表示,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的建立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新的载体。“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录制、储存和建档,建立声音数据库和博物馆,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。同时,声音资产的开发利用也将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,如与现代音乐、影视动漫的结合,以及作为旅游项目的一部分,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。”和云峰说。 对于助力乡村振兴,和云峰认为,声音资产能够为乡村文化活动注入新活力、新内涵,并在丰富乡村文化活动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、培育文化传承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同时,声音资产可以通过与科技融合创新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、促进产业跨界协同。“对于乡村地区非遗等文化的记录、传播及学校教育,声音资产同样意义重大。”和云峰说。
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哈斯巴特尔则指出,这一声音资产交易平台的建立,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。“通过平台,可以将活态声音资产的价值真正变现,提升其经济价值,使其与其他文化形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。这些声音资产的应用场景广泛,可将其作为原始素材用于纪录片、表演场景、影视背景音乐等,也可用于收藏、欣赏或作为教材。”哈斯巴特尔告诉记者,交易平台不仅可以提供线上服务,还计划在线下建立内蒙古声景港,通过现场展演和录制上传,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收入。
在行业看来,旅游业将成为声音资产的最为重要的应用场域之一。尤其是地方特有的声音资源,譬如自然景致中的声响、地方戏曲音乐以及方言等,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,更是旅游目的地独特魅力的彰显。把地方声音景观转化为资产进行挖掘,旅游地能借此打造专属的声音品牌,在吸引游客的同时,助力自身形象与知名度的提升。 声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
尽管声音资产交易平台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,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专家指出,该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,明确产权界定,避免过度商业化。同时,平台还需要建立分级监管体系,确保上传内容的品质和合规合法。
哈斯巴特尔建议,平台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标准,提升专家审核水平,确保上传的声音资产具有科学实用价值、社会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。“这其中,内蒙古声景港的建设将会遵从专家审核制,每年仅上传精选内容。”哈斯巴特尔说:“我们会从内蒙古丰富资源中精选兼具学术、文化价值的作品,避免低质泛滥。”
“声音资产虽具有经济属性,但开发中仍需注意预防过度商业化,这其中的关键是建立良性循环机制。”和云峰表示,未来需要多管齐下,如完善立法,禁止过度开发濒危核心技艺;明晰产权,区分集体与个人文化资源,建立集体信托制度,严禁私人和企业垄断;建分级监管体系,联合文化学者等多方力量,平衡商业化与公共享有权;用经济杠杆扶持非营利项目、协助保护性项目,实现合理开发;强调公共属性,推动声音资产数字化开放,避免潜在的资本垄断。
记者了解到,明年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将向企业与个人开放。这意味着,对普通人而言,声音经济的蓬勃发展将带来更多声音变现的机遇。届时,那些具备历史应用价值、文化艺术价值和科学实用价值的声音资产,都可通过注册交易实现价值最大化。
声音产业长期观察者韩朝宾认为,该平台的出现或将重塑声音表演艺术的定价体系——表演者可凭借录音资产的多次交易,形成“一次创作、终身分红” 的模式;同时,平台能为活态声音及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进行系统确权,将独特的声音技法拆解为声音IP,有效破解其商业化困局。
与此同时,韩朝宾也提醒道,当前平台的运营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,如即兴表演的原创性界定难、行业内版权意识的普遍缺失,以及声音资产打包、维权等相关人才的稀缺。“相信随着区块链和AI技术的应用,这些问题有望找到解决新思路。”韩朝宾说。